卫灵公问陈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俎豆之事,则尝闻之矣;军旅之事,未之学也。”明日遂行。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见曰:“君子亦有穷乎?”子曰: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溢矣。”
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打仗,看来卫灵公想打仗了,就来找孔子商量。
孔子说,俎豆之事,国家祭祀的礼仪,我经常听说,我懂这个。您来问我国家祭祀的礼仪,我可以回答您。军旅之事,未之学也,军队打仗的事情.我没学过啊,意思就是我不懂,直接拒绝跟卫灵公探讨军事问题。
那么孔子是不是不懂军事呢?显然懂,孔子亲自参与过、策划过战争,而且取得胜利。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谈?大概是卫灵公无道,想要发动的战争也是无道的战争,故而孔子推辞不谈。
这里也给了我们一个拒绝人的思路,您无道,我不想谈,我就直接说我不懂这个,您把我没办法了吧。
明日遂行。
第二天,就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离开了卫灵公、卫国。您无道,也不用我的政治主张,我也不能给您出力,我也不白吃您的饭,不白拿您的俸禄,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。其他地方有君主要用我,我就去看看机会。所以,孔子选择了离开卫灵公。
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
孔子名声大啊,为什么在陈绝粮了呢?因为孔子想入楚国,经过陈国、陈蔡,两国大夫知道孔子有大的才干,如果被楚国所用,则楚国就会强大,所以,他们要把孔子围起来,饿死。
这下惨了,孔子的弟子们有的被饿病了,连起身都起不来了。子路就不爽了,怨恨上天,估计也怨恨老师,怒气冲冲地去找老师要说法。子路说啥呢?老师您天天说君子、君子的,难道君子就该穷途末路?君子就该这么惨?我看这个君子也没什么用啊!我表示怀疑。
大家想想在自己的组织中,也有这样的人吧,不用怪他们,对于很多人来讲,都是人之常情。他们碰到一点不顺心,就开始怀疑老师,怀疑道。他们的道心不坚定,以为只能有顺境,不能有逆境。在顺境中喜笑颜开,在逆境中就要愤恨谩骂、侮辱,甚至拆台。这种事,我们不是去想别人是不是这种人,我们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角色。如果自己有这个毛病,我们就要改正,要理智的认识到真理,而不是一遇到不顺利,比如业绩变少了,或者有人骂自己了,或者觉得自己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了,马上心里翻江倒海,觉得以前的恩人、老师都变成仇人了。这样的人很难成大事啊,属于自已是小人心态,陷入心魔了。
这里的子路,就是这个嘴脸。愤愤不平地去找孔老师理论,有的人就是这样,在关键时刻掉链子,不理解老师的难处,劲往一处使,反而在关键时刻继续打击大家的士气。
孔子也不客气,直接回复了子路一句话: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溢矣。”这句话太深刻了,也把子路给教训惨了。君子当然有穷困的时候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且夕祸福。人不可能一帆风顺,无论是做事业,做生意,做人,都是这样。吃五谷,生百病,人生只有甜一味,怎么可能?无论是皇亲国戚,还是贩夫走卒,他们的一生总是有喜悦忧愁的。
君子呢,在穷困的时候,还是个君子,是有节操、有原则的人,尊重规律的人。而小人呢?就穷斯滥矣了。小人遇到困境,他受不了了,一切原则、规律、脸面、尊荣,都不要了。
小人遇到困境,翻脸不认人,乱了章法,什么信用,都不值一提,一切都乱来,连尊师重道都忘记了。这里的子路就是这样,居然愤恨地去找孔子理论,而不反思一下自己,或者想办法帮帮老师。
在顺境的时候,君子、小人都其乐融融,相互欢喜。在逆境的时候,君子的节操与小人的嘴脸就会显露无疑。
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一个人失败过后,还愿意留在您身边的那几个人,就是您东山再起的资本;而您成功的时候,您周围围着很多人,其实您很难看出是人是鬼。当今社会,某个大企业家,就是失败过后,还有几个人踏踏实实地跟着的,他就用了这几个人东山再起了,明白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。
上一则:没有了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